耐火材料是指耐火度不低于1580℃的一类无机非金属材料,因其在高温条件下物理化学性质稳定,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,如钢铁、有金属、水泥、石化、**等,它是保证行业正常运行和技术革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材料。那么在未来应该怎样去发展耐火浇注料呢? 1.材料的耐磨与热震稳定性,延长使用寿命 ①提高耐磨浇注料耐磨性的措施。一是降低材料的临界粒度。二是提高材料基质结合能力。使多级微粉和**微粉配制形成紧密的堆积,有利于中温下烧结趋势的产生。三是提高材料的中温热态抗折强度。高强耐磨浇注料900℃,热态抗折≥20MPa。四是选用高硬度耐火原料做骨料,延长使用寿命。 ②提高耐磨浇注料热震稳定性的措施。一是采用复合骨料和复合粉料(即复相技术)。利用骨料与基质热膨胀系数的差异,有意在材料中引入微裂纹,可以吸收部分断裂能,阻止裂纹的扩展,对抵抗灾难性热震破坏有显着作用。二是降低材料的热膨胀率。低温烧成(1200℃以下)时,在材料中同时抗热震性和机械冲击性是可能的。对具有较多表面孔隙的耐火材料而言,主要还是避免既有裂纹的长程扩展所引起的深度损伤。 2.降低杂质含量,降低Fe2O3含量窑温的升高,热负荷的加剧,对材料的高温性能提出更高要求,耐火材料需要选择高纯原料。氧化还原(RE鄄DOX)的存在,容易发生Fe3+向Fe2+可逆反应,反应过程伴有体积变化,造成耐火材料体积频繁地膨胀和收缩,导致剥落损坏,应该Fe2O3控制在1.8%以下。 3.降低材料的体密,减轻设备负重,减少散热损失在保证耐磨与热震稳定性的情况下,降低材料的体积密度。体密自2800~3000kg/m3降到2100~2400kg/m3时,耐磨耐火材料用量减少15%~40%,设备负荷也相应减轻。体密下降,导热系数也随之降低20%~40%,减少散热损失8%~50%,从而降低能耗。 4.快速修补技术在水泥窑高运转率的情况下,水泥厂非常希望将停产维护的时间降至比较低。快速修补技术的开发,能够将重新开工生产的时间从72小时减至30小时。 免责声明: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互联网,编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书面发函至本公司,我们将在**时间处理。